本⽂版權:© 2017 Jim Manske Peaceworks http://radicalcompassion.com
翻譯:Ruby Yeung 及 池| 24/11/2020
【Julia 的话:本文作者 Jim Manske 是CNVC认证培训师。本文得到 Jim 的授权发表在心空间网站上,在此诚挚感恩文章作者及两位译者对非暴力沟通学习者社区的贡献和帮助。】
「在你開⼝以前,先要明⽩⾃⼰想要什麼。」——非暴⼒溝通創辦⼈⾺歇爾.盧森堡 Dr. Marshall Rosenberg
原點(Zero Step)的故事
2000年11⽉認識了⾺歇爾·盧森堡後,我和Jori開始參加位處阿布奎基 【译者注:美國新墨⻄哥州⼈⼝最多的城市 Albuquerque】的非暴⼒溝通練習⼩組。Mel Schneider是⼩組的⼀員,他為⼤家上了⼀節有關「原點」【译者注:原點的英語原⽂為The Zero Step。我們在2018年與 Jim和 Jori討論過不同的中⽂翻譯,最後選定了「原點」】的課。上課時,Mel在⽩板上寫下了數字1⾄4:
1.
2.
3.
4.
然後,他在每個數字後⾯填上了非暴⼒溝通的四個要素:
1. 觀察
2. 感受
3. 需要
4. 請求
他簡要地帶我們重溫了每個要素。他⼤概是這樣說的:「觀察是指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東⻄。感受是指我們留意到的⾝體感覺和情緒。需要指向⼈類共通的核⼼價值,需要有否得到回應會為我們帶來不同感受。請求是具體⾏動,讓我們可以令⽣活更加美好。」
這些內容我已經很熟悉了。我曾聽過⾺歇爾說:「你可以在5分鐘或更短時間內學會非暴⼒溝通的基本要素。」
然後,Mel回到了⽩板前,寫上了數字0 :
0.
1. 觀察
2. 感受
3. 需要
4. 請求
在0的後⾯,他寫了兩個單字:
0. 原點
1. 觀察
2. 感受
3. 需要
4. 請求
我們都被吸引住了,⾝體傾前待他解說。我想:「這是什麼呢?我不記得⾺歇爾的書有這個內容!他也沒有在我們剛參加完的⼯作坊上提到。我很好奇這是什麼。」
Mel解釋,他理解非暴⼒溝通的練習圍繞⼀個基本前設:每個⼈在每⼀次溝通時的⽤意(intention)⼤⼤影響到對話的結果!⽽非暴⼒溝通「餘下的」步驟也離不開這個核⼼。他也提醒我們實踐非暴⼒溝通的時刻,永遠都在當下。
換句話說,當我們與別⼈溝通前,花時間和精⼒明⽩清楚我們的⽤意,會增進我們活出慈悲有愛的機會。在對話以前,我們內⼼所做的選擇會深刻地影響到對話中的每個⼈。當我們帶着想與他⼈連繫的意向去對話時,我們⾃然會回到當下,因為我們渴望的連繫只存在於「此時此地」。
非暴⼒溝通「餘下的」步驟
我漸漸明⽩,非暴⼒溝通「餘下的」步驟其實也是⽀持我們釐清溝通的⽤意,因為每個要素都在邀請我們走進另⼀種意識 — 「對對話的結果保持開放」。與其基於過去或對未來投射的信念和想像去預判每⼀刻,我們倒不如以開放的態度去迎接每⼀刻,相信讓⽣命更美好的新經驗會在當下呈現。
因此,我們在每個時刻可以覺察以下的四個⾯向:
1. 此刻正在發⽣什麼事呢?
2. 此刻我們經驗到哪些感受?
3. 此刻誰需要什麼呢?
4. 此刻我們可以做什麼回應這些需要?
非暴⼒溝通的⽤意是透過以上的四個要素組成來回往復的對話關係,以此創造及維繫⼀種對⼰對⼈、由⼼⽽發的連結。這樣的連繫使慈悲的給予和接收變得真實可能,且無可避免。我們可以帶有創意地回應每個當下,走進無限的可能。
如果我們忘記回到原點,會發⽣什麼事?
帶著不⼀樣的出發點去使⽤相同的四個要素,可以付出很⼤的代價,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及違背我們的價值觀,或者遠離了慈悲地給予和接收的精神,走進⼀個強調懲罰獎賞的世界裏頭。換句話說,暴⼒的根源在於疏離與隔閡(separateness)的意識。
當我們帶著讓疏遠⽣命的「豺狗」意識去看待世界,我們便交替地活在逝去的過往和幻想的未來之中,陷入以下的慣性反應:
1. 評價和分析
2. 疏離的想法和道德批判
3. 抗拒現狀和成癮⾏為
4. 命令和期望
即使學會了非暴⼒溝通的基本功,我們還是有可能掉入這些常⾒的、無意識的習慣裏。例如,我們剛開始使⽤非暴⼒溝通時,可能是很機械式的流程操作,缺乏溫暖和關愛。我們可以使⽤非暴⼒溝通的視⾓去分析和診斷他⼈。我們可以使⽤非暴⼒溝通操控別⼈去獲取⾃⼰想要的東⻄,妄顧彼此的相互關係。我們也許開始評判他⼈沒有以「正確」的⽅式使⽤非暴⼒溝通,或指出他⼈不夠脆弱、不夠誠實、不夠同理⼼。我們也許會變成「非暴⼒溝通警察」去指正他⼈分享的不是感受,或者他們混淆了需要和策略。
【Julia 注:上文中的“我们可以使用非暴力沟通...”,我会把它翻译为 “我们可能会使用非暴力沟通...”,即:“(如果我们忘记回到原点,)我们可能会使用非暴力沟通的视角去分析和诊断他人。我们可能会使用非暴力沟通操控别人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妄顾彼此的相互关系。”】
「我們可以問⾃⼰,是否更傾向於『正確地』應⽤這套溝通⽅法,⽽失卻了與在我們⾯前的⼈連繫。 或者,我們使⽤的是非暴⼒溝通的形式,但我們真正的⽬的是想改變對⽅。」——⾺歇爾·盧森堡
從這些深根蒂固的慣性反應中醒來,是⼀個機會去重新調整我們溝通的出發點。與其帶着「指正」的意圖,我們可於此時此刻重新選擇與對⽅連結!
活出「原點」是怎樣的?
當我們選擇連繫每個當下,這會深刻影響到我們的⾝體、內⼼及世界。
對⾝體⽽⾔,當我們選擇與⼈連繫作為對話的出發點,這會增進我們對於⾝體感覺和情緒的覺察⼒,能夠⽀持我們滋養⾃⼰的活⼒,有效地回應⾝體的需要。我們學會聆聽⾝體,帶着慈悲去回應其請求。
對內⼼來說,我們會經驗到澄明、滿有洞⾒及對事件的結果保持開放的狀態。⾝體感到越安全,就越能幫助我們的內⼼變得柔軟脆弱和富有同理⼼。我們會享受每⼀刻,充分感受及敬重⾝⽽為⼈的完整經驗。覺察⼒的光芒會邀請我們與⾃⼰內⼼連結,回應⽣命。
隨著⾝體和內⼼重拾共鳴,我們與世界的互動也會改變。我們慣性感受到的疏離感也會溶解成連繫與慈悲。我們給予和接收愛的意願也會像花綻開般盛放增長。
現在,我們可以連繫了!我們會更常捕捉到與⾃⼰⾃然連繫的⽚刻。每當我們留意到⾝體愉快的感覺時,就成為了好好細味和表達我們感謝的時刻。每個傷⼼或絕望的時刻,也是⼀個邀請讓我們去探究痛苦的根源:此刻什麼需要正在哭喊、在發出請求?每次與需要的連繫 ,都邀請我們保持開放,看⾒回應需要的策略(甚⾄乎是多於⼀個的策略)是存在的。
以下的練習⽀持我們實驗⼀下如何連繫原點:
肯定「我是長頸鹿」或「我戴上了我的長頸鹿耳朵」。
培養對⾃⼰和別⼈的溫暖、關愛
照顧你⾃⼰和別⼈的精⼒
滋養感恩的⼼
培養每⼀刻的覺察:正在發⽣什麼事呢?我們經驗到哪些感受?誰需要什麼呢?什麼東⻄可以給予幫忙?
想像⼒練習:這是⼀個策略,運⽤⼤腦的想像⼒去模擬如何在充滿挑戰的處境中回到原點。我有時會在睡前或睡醒的時候做這個練習。失眠的時候,我也會做這個練習。
寫⼀樣你會做的練習去培養原點
註:長頸鹿象徵着非暴⼒溝通的核⼼精神。⾺歇爾選擇了長頸鹿因為牠們的⼼臟是陸地上的哺乳類最強壯的。
原⽂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