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 Nicollazzi Xiong from Pexels
感謝今天有位朋友,問了我一个問题,'怎么观察呼吸?'。他给了我一个机会,把这个对我熟悉的东西,用一个別人可以听得懂的話表达出來。还記得很久以前,有亇老師对我說过,'除非你可以把一个複雜的东西,用簡单的話說清楚,否則,你沒有真懂'。好的,我來試試看。
在談观呼吸之前,我想需要有点基礎的交代。廣義的說,观呼吸是隨时地的,它是一亇臨在的状态(後面会再說明),不是一个行為或动做。狹義的观呼吸,同樣不是在做什么,而是特定的在靜坐中观呼吸。
現在我还想把题目稍微改一下,是'怎樣觉察呼吸',不是'怎樣观察呼吸'。在「内观禪修」中,所說的「观」比較貼近「觉察」,比較不像在非暴力沟通裡說的「观察」。不过,我倒觉得,如果觉察敏锐的話,观察自然水到渠成。
没有呼吸,就沒有生活和现世的生命。所以,我們得回到更原始的問题:生活(和生命)究竟是什么?它可不可能被提網挈领地简单說清楚? 它又和观呼吸有什么关係呢? 探討观呼吸,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这不是我說的,在还很年輕的时侯,我就听过心理学家說过,To be, To have & To do。现在,我就从这裡出發。我是誰 ? 我擁有什么?我該做什么?我称它為我們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
我们从小到大的經验,也是在我们的社会体制中,从我們开始有学习能力,我们不断的被鼓励,抓緊机会时間学习,我們也不断的擁有和累积知识技能,之後,我們有了文憑学位證書,到了職場,成為医生或律師,等等。同时,我们也循著这樣的順序和軌跡,培育我們的孩子。这就是从doing,經过having,到being。这个being,帶著我们可以在資历上說明What I am (at a position),但是,它不太碰觸,Who am I? 的課题。
现在,我們要試著把这个顺序,完全的倒过來。首先,要去找到那亇being,究竟我是誰?
先說一个小故事,我们家都是我太太做飯,晚飯後收拾厨房和洗碗,就是我的工作。我就跟自己說,'來!我們現在去洗碗',然後,我有意识的把沒有碰过油的碗放在一辺,把有碰过油的放在另一辺,把沒有碰过油的先洗好,按照大小排好,再用洗碗精洗有油的碗。同时,我也和自己对話,去感觉温水沖过我的手,我的手指觸摸碗的裡裡外外,甚至,陶醉在洗碗的每个片刻,和自己在一起。也就是有意識的让我的mind和body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中文說的「臨在」,臨在那个洗碗的当下。也就是英文說的being there and being there mindfully。因此我說,我們只有在我們的mind和body有意识的共存的时候,我們才容易碰觸和认识我的being。这裡說的being,就是一个存在的状态,是有意識的身心结合的状态,这樣才是「生活」,否則我们称它为「过生活」。这裡說的being,也不是那个告訢別人,我叫什么名姓,家住哪,有哪些家人,專業等等。而是在那个当下,我觉察了我的being。
好了,我想現在我们已经有足夠的前提說明,來談什么是观呼吸?和怎么观呼吸?
「观呼吸」是数千年來,禪修大師們所發現,也不断精修的自我觉察的方法。当然,我只是亇市井小民,我只能分享,我是怎么靜坐观呼吸的。首先,如同我前面所說的,观呼吸不是一个作為,而更是一个除了观(觉察)以外,什么都不做,也因此,没有所謂的作什么為了什么期盼的结果。它唯一有的,只是一个渴望,渴望透过观呼吸和我的being在一起。
除了晚上睡觉前,早上起床後,这固定的时間外,它可以是隨时隨地。可以坐在書桌前的椅子上,它可以是三两分钟,也可以是一个小时。不过,腰杆一定要坐正坐直,直到颈椎到头頂,这樣氣才会顺暢。輕輕閉上眼睛,自然的呼吸,漸漸把注意力集中在鼻下唇上的地方去觉察气的進出,不為什么的,也不导找什么,只是專注。可能不到一分钟,我的心可能不晓得飞到那裡去了。没关係,一旦發现了,就把它慢慢拉回來。(如果开始能坐足三分钟,就得给自己拍拍手,太棒了!)
虽然我们刚刚說观呼吸,不是一亇作為,我们在态度上不去期盼它的效果,但是,如果我們持续的练习,它一定会深刻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只不过我们相信也交给大自然去決定它要开花结果的時程。最终,我深信大自然,比我們更热切的在邀請我们,回到我们的being去,与它结合,去度人的生活!
观呼吸遲早会沈澱我们的心灵,心灵沈澱,智慧就自然的升起,它会帶给我们能量和方向,告訢我们,我們真正該做什么。
这就完成了一个与世俗相反的逆循環,从To be,經过To have,到To do,的一个有方向的人生!
Comments